力邦新闻

正文

首页 > > 力邦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世经研究】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 银行业务机遇指引
来源:湖北力邦 作者:湖北力邦 日期:2020-05-20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共七大点,三十六条。这是下一阶段西部大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是西部大开发新阶段升级版。

一、实施背景

 


 

 

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此次《意见》的核心是强调,在新时代,利用新理念、设立新目标,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传统上,中国以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此线以西地广人稀。现在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3个自治州,总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总人口约占全国的25%,GDP总和占全国的20%左右。限于地理条件、气候以及人口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西部与东部发展差距逐步加大,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教育、民生、生态等投入。

进入新时代后,西部大开发迎来新的局面,那就是要服从国家发展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也就是说,西部大开发不再主要依靠输血,而是通过市场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实现自我造血,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改善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二、政策内容

 


 

 

《意见》总体要求显示,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意见》提出实行负面清单与鼓励类产业目录相结合的产业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和精细度。在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进行动态调整,与分类考核政策相适应。适时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并进行动态调整。《意见》重点内容如下:

 

除以上重点行业外,《意见》还从整体上为西部地区各产业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项目支持方面,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的支持力度,自然资源调查计划优先安排西部地区项目。凡有条件在西部地区就地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支持在当地优先布局建设并优先审批核准。鼓励新设在西部地区的中央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当地注册。

在营商环境方面,《意见》提出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审慎包容监管,提高监管效能,防止任意检查、执法扰民。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持续深入开展不正当竞争行为治理,形成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

在改革方面,《意见》提出探索集体荒漠土地市场化路径,设定土地用途,鼓励个人申领使用权。深入推进主业为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定价成本信息公开制度。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试点。

在金融支持方面,《意见》提出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西部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适用绿色通道政策。

支持商业金融、合作金融等更好为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西部地区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在风险总体可控前提下加大对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续贷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支持力度。支持轻资产实体经济企业或项目以适当方式融资。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绿色转型升级。依法合规探索建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领域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在财政补助方面,《意见》提出稳妥有序推进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改革。中央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继续通过加大资金分配系数、提高补助标准或降低地方财政投入比例等方式,对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大倾斜支持力度。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着力降低物流、用能等费用。

三、政策解读

 


 

 

《意见》在继续强化支持西部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西部地区在新时代通过市场化改革、创新与开放,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化水平,实现自我驱动发展。摆脱过去过于依靠向中央要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做法。在当前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与格局的大背景下,西部开发将承担更伟大的意义。

此次《指导意见》与去年深改委审议通过的重点内容基本一脉相承,主要涉及如下几项重点内容:

1、生态环保产业链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地区面积占比超过一半,其区域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大多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所占比例较高,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水平总体来看还比较低。就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迫切需要绿色发展。

《意见》专门开辟一个章节,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做了重要部署。根据《意见》中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的要点,西部地区需依据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确立生态产业支撑体系,不仅要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和消费结构,而且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强有力的制度设计与政策保障积极引导发展颇具区域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由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生产向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的集约型生产转型,逐步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并结合区域发展基础与特色,协同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绿色循环,着力发展清洁生产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等。

2、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来看,西部地区一方面基础设施水平相比东部还比较落后,部分区域甚至通车、用水、电力等基础配套设施还没有充分解决,有很大的基建需求。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是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配套的基础建设量级非常大,涉及到港口、物流、交通、输配电、仓储等方方面面,在基建上贡献了非常大的增量需求。

《意见》继续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央财税支持等西部发展因素。《意见》提出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加强航空口岸和枢纽建设,扩大枢纽机场航权,进一步提高农村、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等。同时,强调中央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继续通过加大资金分配系数、提高补助标准或降低地方财政投入比例等方式,对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纳入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计算范畴。

《意见》的多条措施都涉及到基础建设方面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对于当地基建股将有一定拉动作用,在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此次政策的出台有望进一步深化补短板的工作重任,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建设和基建项目的落地。同时,在基建很可能大发力的2020年,叠加“一带一路”战略,西部落后的基建让政策制定有了很大的施展空间。

3、高新技术产业

相比于东部整体均衡的优势,西部地区呈现区域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差异化局面。重庆、成都、西安等三大城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芯片等新兴产业上有较多布局,甚至发展水平要高出不少东部城市,三地的科研、教育、人才也具有相对优势,此外人力、水电等成本也相对较低,使得西部也具备相当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

《意见》一方面强调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强调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意见》要求,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建设了大量高校以及军工企业,比如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城市,科技基础并不比东部差太多,只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体制和环境的问题,科技人才资源无法利用起来。《意见》提出,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深化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学校,支持“双一流”高校对西部地区开展对口支援。事实上,成都、西安等地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

《意见》要求西部地区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不等于高端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它还包括传统产业现代化。西部地区有很多优势产业,比如农业和旅游业。可以推动农牧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全面现代化。旅游资源丰富也不等于旅游业发达,西部地区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完善旅游设施,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告别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西安、成都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研发部门密集,国防科研院所众多,使得两地的半导体、通信、电子等科研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人才流失严重,被东部优越的产业政策、大企业吸引而出走,随着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未来西部在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有望快速赶上。

此外,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部分城市的教育、医疗资源也是不弱于东部城市,通过“互联网+”方式将优势产业化,因地制宜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形成规模,这也许就是西部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排头兵。

4、港口产业建设

西部地区打造现代综合集装箱物流网络,如今北部湾港航线已覆盖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200多个港口。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线路和规模不断拓展,2020年一季度,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438万吨,同比增长14.5%;集装箱吞吐量92.4万标箱,同比增长32.6%,是全国主要沿海港口中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唯一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港口,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首位。

《意见》提出,完善北部湾港口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口群。西部港口建设的完善能够完善中西部运输网络,进一步推动西部通道海铁多式联运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助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北部湾港作为西南港口龙头,有望将经济腹地向内陆延伸,成为整个中西部货物中转港和集散枢纽,并同时连接东盟国家和我国大湾区。

5、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从开放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一带一路”、沿边、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等,从方式来看,主要包括西部优势产业与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大战略等。

其中,西部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区域,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同时进行又相辅相成,随着西部地区高速发展,经济体量发展到足够大规模,生产、物流、仓储、交换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将让“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更稳固,影响力更大。此外,疫情过后全球经济的恢复离不开全球化,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通过“一带一路”也将更快让全球经济恢复增长。

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来看,中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巨大,通过近年来深化“放管服”等改革,中西部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此次政策对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提出要求,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协调发展。

四、银行业务机遇指引

 


 

1、银行业务发展指引

在投行业务上,建议银行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提供财务咨询服务。

在信贷业务上,加大对西部地区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普惠金融,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在风险总体可控前提下加大对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续贷支持力度;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支持力度,开发适合当地的扶贫金融产品;支持轻资产实体经济企业或项目以适当方式融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在银政企合作方面,银行可积极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PPP业务风险机制。

2、细分领域及重点支持企业

一是西部基建相关的交通运输、水利建设,以及水泥、工程机械等行业,中长期来看,2020年-2025年将成西部铁路、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期,建议关注相关细分子行业头部企业以及区域性基建头部企业,如新疆交建、北新路桥、重庆路桥主营公路工程施工;西藏天路、祁连山、青松建化主营水泥产品;高争民爆是西藏唯一一家民爆企业,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川藏铁路项目;中铁工业已开展以川藏铁路建设为代表的极端工程新装备、新技术研发,并计划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二是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将在新时期迎来新一轮的蓬勃发展,重点关注四川的电子信息、重庆的汽车、贵州的大数据等新兴优势产业,重点支持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如西部创业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为基础、优质葡萄酿酒、枸杞深加工等特色生物资源深度加工为主体;西部材料是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稀有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金属纤维及制品等领域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是国内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金属材料深加工生产基地之一。

三是现代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与当地优势资源结合,农业,以及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预计将得到提振,重点关注产业扶贫中的农业、旅游、光伏和电商类企业。

四是“一带一路”受益企业,如在筑养路装备行业耕耘近20年的达刚控股;中国成立最早、自主研发能力最强、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风电设备研发及制造企业金风科技;专业从事远洋运输、国内输入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的招商轮船等。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企业,如涵盖了市政供水、污水处理、新型城镇分布式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绿色可持续能源以及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国中水务;创新型综合环境服务商中持股份;除尘滤料生产商中创环保等。